資訊科技教育
資訊科技可以讓學生探索和搜集互聯網上的資料,同時學會如何尋找、篩選、評估和運用資訊以解決問題。資訊科技於教學作為開放的學習模式,能引發學生之間和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,並利用電子網絡拓寬世界觀,學會與人溝通、協作和建構知識,更可以促進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模式,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及效能,發展獨立學習能力,達至學會學習、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。(資料來源:教育局)
本年度學校於四年級起推展自攜裝置計劃(BYOD),讓學生可以進行電子教學,加強學習互動,提升學習效能,而學生能很便捷地使用自己的流動電腦裝置進行自主學習,並有助他們於課堂內外與朋輩進行協作學習。讓學生攜帶私人的流動電腦裝置回校進行學習活動,使學習更趨個人化和具流動性。
老師透過Google Classroom學習平台優化課堂教學,並促進學生自主學習。老師不再局限於班本的預習或延伸發佈,而是可以開放及分享給同級同科使用,務求讓全級學生都可共同參與老師發佈的學習內容。
本年度運用相關評鑑工具進行電子學習,例如是小一及小二班級使用Plickers,其他年級會使用Kahoot、Google Form、Padlet或Jamboard。為了照顧家中沒有電腦或不能上網的學生,在各級課室放置電腦,以及在電腦室安排了Google Classroom專用區,以便學生能在小息及午息時使用。
成功申請兩個優質教育基金,計劃如下:
- 「多媒介平台–促進自主學習與成長」
本計劃希望透過培養學生的學習策略,發展學生的潛能,以每學年的學習主題為切入點,透過正規課程,在不同學科中滲入自主學習的元素外,並進行課程統整、聯課活動、「全方位學習日」及境外學習活動等。多元化的學習元素,不同媒介的結合及緊密的課程結構,為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機會,有系統地配合學校的關注事項,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。此外,本計劃也著重學生品格陶成,透過電子媒介,可全方位滲透正向價值信息,也為學生表現建立跨時空平台,為學生創造更多表現的機會,建立個人自信。
- 「運用虛擬實境科技(VR)創設沉浸式學習環境,推動以數學為本的STEM教育」
計劃旨在運用虛擬實境科技(VR) 創建多元化的電子學習環境,推動以數學為本的STEM教育。學校有意在小四至小五年級數學科作試點,透過沉浸式的學習環境,提升學生「自主學習」的學習動機,並增強學與教效能。
![]() |
![]() |
![]() |